9月28日,学校联合全国54所汽车行业高校、48家龙头企业、9家行业组织、5家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新时代高校“智驱领航 固本铸魂”育人共同体,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立德树人综合改革,着力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新范式,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高素质人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范奇,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于祥成,中国工程...
近年来,学校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科技、人才汇聚作用,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持续深化“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为特色的政产学研用“合工大”模式,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探索形成“工大智谷(包河)”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支持新模式。“工大智谷(包河)”依托学校科技...
各单位:根据《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关于对合肥工业大学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通知》(教评中心函(2025)10号)要求,我校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现予以公示。若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与评建办公室联系。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应署本人真实姓名。联系部门:评建办公室(办公楼(2)306)联系方式:0551-62901108邮 箱:pjb@hfut.edu.cn评建办公室2025年9月22
智能互联系统团队研发了基于云边协同的智能化全流程运维保障系统,攻克了多工序智能调度优化和装备一体化协同配置控制等难题。成果应用于神舟飞船、长征火箭关键部件成形运维过程,服务中国航发等龙头企业,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机械工艺协会奖一等奖、2020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等荣誉
杨善林院士团队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等团队,研发了智能微创装备系统,攻克了人机协同操控等技术难题。成果应用于辽宁号航空母舰、运20大型运输机,服务北京协和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100余家三甲医院,获全国争先创新奖、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正迎来深刻变革。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未来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近日,由合肥工业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10名本科生联合组成的“鸿斛战队”,在教师科研团队的指导下,成功设计并开发出面向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大模型——“电子信息专业引擎”。该项目于2025年8月底顺利完成系统测试并发布,现已正式投入教学应用。项目发布会自2025年6月启动以来,项目团队历...
白先旭教授(左三)在指导学生。这个暑假,即将迎来80周年校庆的合肥工业大学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该校是中国最早设置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近年来,隶属于该校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车辆自适应结构与智能系统”实验室,在汽车智能悬架减振器结构设计、非线性驱动及系统控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并逐步试水产业化。截至目前,已完成包括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安凯汽车在内的6款乘用车和3款商用车的智能悬架系统产品开发。值...
合肥工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工业报国”初心,高质量培育创新人才,高水平开展科研攻关,高站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全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适配机制,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发展领域,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学科...
当很多同学还在到处递简历、跑招聘会时,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刘圣鑫已提前1年,在2024年6月就拿到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offer(录用通知)。对刘圣鑫来说,这得益于1年前参加学校组织的“小米工程师训练营”活动。这更是合肥工业大学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贯通“校企协同育人链”,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的结果。“小米工程师训练营”由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联合小米集团共同打造。训练营以...
“就像一场高密度的技术冲刺”——谈起学校与小米集团举办的小米工程师训练营,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刘圣鑫记忆犹新。正是这段经历,助力刘圣鑫在求职季早早拿到offer(录用通知)。大三参加训练营,通过多轮考核后,他获得了秋招提前批offer,签约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并于大四进入公司实习。“我们发现,一方面,企业急需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一些课程更新速度滞后于技术迭...